志于对「和谐文化」与「道德教育」的关心,基金会发起人,陈朝明老先生於2010年6月在印尼廖内群岛省巴淡市成立了「和谐文化基金会」。其宗旨为传承弘扬和谐文化;推动道德教育;推广华文教育;培养华文师资。
缘起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本科华文教育专业远程教育,和谐文化基金会至今已建立了三个面授站,分布于廖内群岛省巴淡市、廖内省会北干巴鲁市、巴厘省会登巴萨市,实行统一管理,为当地印尼华文教师提供助学金,培养了数百位华文教育本科与研究生。同时,基金会积极举办「和谐文化」讲堂、研讨会,并成为各项艺术、文化交流活动的平台,其中「中印尼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交流展」于2013年在印尼巴淡岛举行,且即将于2017年在国际文化交会的巴厘岛进行。
和谐文化基金会主要干部来自当地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。展望21世纪的大时代,青年志愿者在陈老前辈的引导下,对「和谐文化」、「道德教育」充满热诚与希望。因此投入并奉献于此非盈利性工作,为当地社会注入一股正向能量、打造和谐氛围。基金会团队愿以自己微波的力量开始,望能汇集社会各界力量,共同携手为「和谐世界」伟大目标而努力。
探讨“和谐之道”
参考人类的历史,几千年来不断蒙受战争与危机的痛苦,好比久病难于根治,反复发作,无有祥和幸福的一生可言。当前人类面临空前的大危机,人类唯有和谐共济才能化险为安。然而现况实令人担忧,和谐为何如此之难?
为探讨和谐,人们曾辩论,甚至争论过。有着说:“真理越辩越明”,可是和谐还是难于实现。看来需要追根到底、直找病因才有希望。探讨中华传统儒释道的和谐文化,事实证明三教经过长期的磨合,最终相辅相成,和谐成一家。其中必有真理良方,值得我们学习与深入探讨。
笔者仅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,希望引起共鸣、共助和谐。要真行和谐实在不容易,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。本着互相学习、互相交流心得、互相鼓励、携手同行才有力量。
和谐文化基金会发起人
陈朝明
促进人心和谐、人际和谐、以及人与大自然和谐,使全世界人类长治久安。
传播和谐文化,推行道德教育,使人人发挥自身的智慧与良心,达至对道德、和谐的真知、真行。
和谐的重要
大家都知道和谐的宝贵。身体气血和谐才是健康;家庭和谐才能幸福;社会、国家和谐才能繁荣进步。然而,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和谐只是理想。
现今人们常争论和谐,甚至对和谐、对道德产生怀疑、失望。参考人类几千年历史,再观察现实状况,确实战争不停、弱肉强食。
但目前全世界人类已经面临气候变迁、能源短缺、经济衰退、恐怖袭击等各大问题。此时此刻,人们的前途还能依旧明朗吗?人类若不和谐团结,能妥善解决问题吗?如果等到大浩劫来临,将是共同的伤害乃至毁灭!现在正是关键时刻。人人息息相关、人人有责任,共同探讨和谐的真知真行;人人关心和谐,世界就有希望。
陈朝明道德教育如何才有成效?
当前世界科技进步,信息产品层出不穷。智能手机、电脑网络传播很方便。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与画面很容易污染学生的心灵,造成许多不良行为,例如:嗜毒、色情染病、暴力犯罪等。长此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道德教育”是现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!如何做到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实非易事。目前虽然道德教材泛滥,学者也在探讨理论,然而效果仍是堪忧。这其中的关键主要在于老师。目前的社会环境、道德的现实状况,确实让老师倍感压力。如何提升老师的精神力量、长久的信心,这是根本的问题。
有句话说:“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。”灵魂是什么?它无形无相。人都有灵魂,而如何表现灵魂?本人浅见:灵魂是精神、是不灭的生命、是本性内涵的良心与智慧、是难以解释、尊贵无比的“奥妙心灵”。此心灵需由每个人自己深入体悟、培植,长久修养、力行,才能印心、印证。
老师是学生伟大的灵魂工程师,是值得尊敬的!道德教育是长期又艰难的工作。需要大家关心以及社会、国家的支持才能达至真正的成效。愿与大家共勉。
陈朝明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
北干巴鲁市 (Pekan Baru) |
巴淡市 (Batam) |
巴厘省会登巴萨市 (Bali) |
活动报导与影集,从2010年至今。以下是新增报道
分布于印尼各省的道德学校
您好!非常感谢您对和谐文化基金会的关注与支持,我们热诚期待您在这里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,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对您的意见作出答复.
Ruko Raffles City
Blok D No. 9, Batam Center,
Batam, Kepulauan Riau,
Indonesia
電話: (+62)778-7494101
信箱: prajna_harmonis@yahoo.com